大书豪信息网_资讯网

大书豪信息网 > 广州 > 正文

在寺墩进入长三角大文化圈:说常州寺墩遗址|访古

网络整理 2025-07-17 07:49

(原标题:在寺墩进入长三角大文化圈:说常州寺墩遗址|访古)

文博时空 作者:翟德芳 看完南京博物院,我就离开南京,开始东进常州,准备由此南下,绕太湖东侧探访古代文化遗址。出南京后,我本来打算先赴丹阳,去看那里的南朝陵墓石刻,但到达丹阳,看过齐明帝萧鸾的兴安陵、梁武帝萧衍的修陵、梁文帝萧顺之的建陵、梁简文帝萧纲的庄陵之后,却找不到其他陵园的石刻,导航不清楚,问当地村民也不得要领,只好无奈离开,向东奔常州博物馆而来。

在常州博物馆中巡行,我看到不少出自寺墩的文物,可见当地是将寺墩作为重点展陈的,寺墩遗址的考古公园据说正在建设,我也就没办法去现场观看,巧合的是,我在南京博物院也拍了一些寺墩出土的文物的照片,比较起来,感觉寺墩的文化内涵比南朝石刻要更有意思,而且我以前也注意过寺墩的发现和研究动态,所以这篇文字就说一说寺墩。

寺墩考古史

所谓寺墩,是一座高出地面约20米的椭圆形土墩。这个古代遗址很早就被发现了。1973年春,当地有村民在土墩的北部发现了一批玉璧、玉琮,经常州市文物工作人员确认,为良渚文化时期遗物。此后,从1978年到1995年,南京博物院、常州博物馆、武进博物馆先后5次对寺墩及周边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,累计发掘面积2200余平方米,发掘位置主要集中在墩东良渚文化贵族墓地。根据地层堆积及清理的两座墓葬,确认寺墩遗址分为两个文化层,下层属崧泽文化,上层属良渚文化。

Tags:[db:TAG标签](485730)

转载请标注:信息网——在寺墩进入长三角大文化圈:说常州寺墩遗址|访古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